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2

物理諾獎雙雄 證量子詭異存在

助製精確光學鐘  有望研「超超級」電腦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宣布,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量子光學專家、法國的阿羅什和美國的瓦恩蘭共同奪得,評審委員會稱讚兩人為「量度及操控個別量子系統研發突破性實驗」,為量子研究開創新紀元。相關研究結果啟發瓦恩蘭製成比現有銫原子時鐘準確100倍的超精確光學鐘,將來亦有助製作以量子物理運作的超級電腦。

68歲的阿羅什現任巴黎法蘭西學院教授,他與另一得主、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物理學家瓦恩蘭同年,兩人將瓜分800萬瑞典克朗(約932萬港元)獎金。英國薩里大學教授艾哈利利形容:「過往人們視量子物理為科學幻想,他們證明詭異的量子世界確實存在。」

提升運算效率 增電腦記憶容量

過往量子技術一大困難,在於無法維持粒子的量子特性。著名物理學家薜丁格利用經典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指出簡單如「觀察」的行動,已足以摧毀受觀測粒子的量子特性,例如「態疊加」等,成為實現量子技術的一大障礙。

委員會指出,瓦恩蘭及阿羅什各自設計的觀測系統最驚人之處,是史無前例地容許物理學家在粒子仍保留量子特性的情況下,進行觀察、操控和實驗。兩人如同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天窗」,令科學界得以一窺當中奧妙。

當今電腦儲存單位使用二進制,即只由「0」或「1」組成,但若能運用量子力學,就可利用「態疊加」產生出「量子位」,亦即「0和1同時存在」的第三狀態。舉例說,一部擁有300個量子位的量子電腦,就可儲存2的300次方個單位,這個天文數字比宇宙中原子的數量還要多。

量子電腦大大增加記憶容量,令預測天氣模型和解密等涉及大量運算的工作效率大增。瓦恩蘭團隊已成功令數個量子位的記憶系統運作,引證理論可行,但距離建設電腦規模的量子運算系統仍有漫漫長路。

光學鐘140億年只5秒誤差

瓦恩蘭運用其設計的觀測系統,僅用兩粒離子就製成超精確的「光學鐘」(Optical clock),較目前世界最準確的銫原子時鐘還要準確100倍,有望成為未來世界時間基準。光學鐘準確至10的17次方分之1秒,換言之,若時鐘由14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初開始運作,至今也僅有5秒誤差。

光學鐘看似與日常生活無關,但其實早已應用到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普及科技上。根據相對論,時間會受運動和重力影響,速度愈快重力愈大,時間流動愈慢,因此GPS衛星的時間訊號有可能出現誤差,光學鐘則能解決這問題。

張貼在 物理, 科學名人 | 發表留言

變幻才是永恆

「天氣報告明明說今日天晴,為何會下起大雨來?」

「臨出門口看交通消息仍說道路暢通,怎麼會大塞車?」

日常生活中,經常也會遇到這種令我們大失預算的事,若碰巧安排了戶外活動而遇上下雨,或趕時間遇上塞車,也是挺令人納悶的。不過若因此而動氣,那就不太值得,因為世間事本多變,正如易經的意思:「簡易」和「變易」,變才是常態。

想深一層,世間事我們真能控制和預料的其實有幾多?每件事的生成都由多種不同因素拼合引發,只要其中些微因素出現偏差,往往結果迥異,而事情的發生總是環環相扣,一件事的改變,可以產生的骨牌效應大得我們難以想像,因此不穩定與多變,反而應該是我們預計之內的事。

世間無常,世事每天都變,只看我們在不在意,就如每天恆常日出日落的時間總有少許差異;我們上班乘車時遇到的乘客也不會每天完全一樣;到餐廳吃午飯,你也不想菜牌天天如一吧。許多事情,我們可以接受其轉變,因為根本沒有留意;有時候,我們甚至希望會轉變,試想若世界大部分事情都一成不變,社會便沒有進步,生活也無趣味可言。

愈著緊的事 愈害怕轉變

我們不停學習,為的就是要變得更好;努力工作,也是希望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其實人人都想變,但只接受變得好的一面,變得好可以令人心情興奮激盪,但變差了便使人心情忐忑低落。我們害怕轉變的,一般都是最著緊的事,有些事情我們認為無傷大雅,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天大的事。有些人每朝早不喝一杯咖啡便覺渾身不自然;有些人只會穿一兩個顏色的衣服,換了其他顏色連街也不敢上。你聽見可能失笑,但自己身上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癖好,別人知道也會發笑。

也許人總是渴望美好,但愈著緊愈留意,便愈容易發現它的轉變,因此我們總覺世事變好的少,變壞的多,繼而對轉變產生非理性的恐懼。其實變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變也不懂得判斷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與壞,若要從世間尋找公平,我想結果與因由都不由我們控制的轉變會是比較公平的,它不會偏幫任何一邊,我們覺得壞變的多,只因自己固定了焦點。反而我們內心只渴望變好不要變差的選擇,實在沒公平可言。

接受轉變 才活得開懷

害怕轉變也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沒多少人能面對順逆好壞也處之泰然,分別只在於能承受的程度和反應的大小。有些人企求一切事情都在計算之內,稍有偏差便大發雷霆,妄想能控制一切,其實是在毒害自己。能夠接受轉變,才會活得開懷,只要明白,不管變好還是變壞,都不會是終點,因為變,是一種常態。

張貼在 哲理 | 發表留言

Three questions about the discovery of Higgs boson

One of my friends asked me: " What is the use of discovery of Higgs boson for us?" Maybe the following essay is suitable for him.

Dozens of MIT physicists were part of the team that found what might be the Higgs boson. What does their discovery mean, and what’s next for particle physics?

MIT Professor of Physics Christoph Paus

Today CERN,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announced the most conclusive evidence yet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Higgs boson (at 5 sigma), a long-elusive cornerstone of the Standard Model of physics. This subatomic particle, first postulated in the 1960s and widely sought ever since, is thought to underlie the origins of mass.

More than 50 MIT physicists and students were part of the CMS (Compact Muon Solenoid) experiment at CERN’s Large Hadron Collider, representing that experiment’s largest contingent of physicists from any American university. MIT Professor of Physics Christoph Paus is one of two lead investigators (with Albert De Roeck of CERN) on the CMS Higgs search, which comprises roughly 500 scientists.

Paus spoke with MIT News about the Institute’s contribution to this apparent breakthrough in particle physic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significanc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Q.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newly discovered particle? Why should non-physicists care about this?

A. The search for the Higgs boson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is the culmination of research over the last half-century. This particle is inextricably intertwined with an incredibly mundane-sounding question: “What is the physics of motion?”

Motion ties togeth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space, time and mass: Space and time are linked through velocity, while mass is the resistanc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Explaining motion was important enough that Aristotle sought to do so, and his answer stood for almost 2,000 years. But penetrating more deeply into the mysteries of motion led to the revolutions of Galileo, Newton and Einstein.

In this same tradition, the Higgs boson holds the promise of beginning to finally elucidate the fundamental origins of mass. We cannot yet say whether the phenomenon we are reporting today is indeed the Higgs; that will take much more data to determine. But so far it fulfills our search criteria, and if confirmed, will set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Should we be observing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Higgs — well, that may be even more important.

Q. What was MIT’s contribution to this finding?

A. The MIT group is coordinated by six faculty members and has more than 50 members, including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king it the largest U.S. university group on the CMS experiment. The group was founded several decades ago by Jerry Friedman and the late Henry Kendall [both of MIT], together with Richard Taylor [of the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or SLAC], who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quarks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from 1967 to 1973. Today our group analyzes topics as diverse as heavy-ion physics and Higgs searches, which have become our focus since 2009.

The MIT team is deeply involved in four of the five core searches for the Higgs boson. Our group’s most prominent contribution in finding this new particle is our work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ggs’s decay to two photons, which represents the lion’s share of the observation of the new particle.

Traditionally graduate students and postdocs are the workhorses of such analysis efforts, and in many ways our students and postdocs pioneered the analysis of Higgs bosons’ decay into two photons. One outstanding example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iques — the so-called multivariate analyses, or MVA, techniques — into the standard analysis. The MVA has boost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wo-photon analysis substantially. Through the rigorous application of MVA techniques, we were able to increase the power of the data by more than 50 percent.

Q. What is the next step for this research?

A. To find a particle discovery of similar magnitude, one perhaps has to go all the way back to 1974,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J/psi particle by Samuel Ting  丁肇中 [of MIT] and Burton Richter [of SLAC]. At that time the nature of the J/psi particle was not obvious: There was speculation, but it took several years to unravel its nature completely.

 丁肇中

In the wake of that event, an entire new family of particles was discovered, which clearly determined the nature of the initially mysterious J/psi particle and changed our 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forever in the so-called “November Revolution.” The analogy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certainly not perfect, but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lessons to be learned.

We do not yet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is new particle we have found with the CMS experiment: We have our suspicions that it could be the Higgs boson, as predicted by the Standard Model, but it could also be something else. There is, for example, the theory of supersymmetry, which predicts more such types of particles that we might find in further analyses. Their discovery — 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w particle as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Higgs boson — would be even more exciting and would cause another revolu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particle physics.

To resolve these issues, it is vital to map out the properties of this new particle, so our MIT research group will now focus on measuring all possible properties of this particle, including its couplings with other particles and its spin. This will require substantially more data and an extension of the analysis to include more ways this new particle might manifest in the detector. In the same vein, we will keep our eyes open for more particles of similar nature, since history tells us if you find one particle there might be more around the corner.

張貼在 物理, 科學名人 | 發表留言

上帝粒子

7月4日,位於日內瓦的歐洲原子核能中心(CERN)向全球宣布,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之前預言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Higgs)玻色子特徵 一致。

歐美在尋找「上帝粒子」的競賽中,一直希望搶先對手,她們的競爭如此激烈,皆因這關乎美國和歐洲的科學權威,若美國科學家搶先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將會為其近代科學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畫上完美句號。若被歐洲捷足先登,將被視為對美國的一次打撃。CERN在1980年代準備籌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時,就把證實「上帝粒子」存在視為奮鬥目標,在LHC在2010年啟用前,美國費米的Tevatron一直是全球最強大的對撞機,惟最後始終敗在歐方手上。

雖然「上帝粒子」已被發現,但仍有粒子物理學家指出,「標準模型」尚有幾個漏洞,例如解釋不到為何有些粒子有質量,有些卻沒有,所以今次發現「上帝粒子」,也只是修補了當中一個漏洞,「因為整個宇宙仍有約百分之九十六是由「暗物質」(dark matter)所組成,我們仍對這些物質毫無頭緒,這足以讓我們再忙多數十年」。


許多人都認為這是自上世紀60年代阿波羅號登上月球以來最重要的科技盛事。發布會現場,利物浦大學粒子物理系主任瑟密斯·布考克則稱,對於物理學家來說,這次發現就像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全世界不少傳媒都以頭版新聞刊登了這則消息,可見發現「上帝粒子」的重要意義。根據計劃,此次研究的正式結果將在7月底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屆時,論文作者將是參與了所有兩個實驗項目的科學家,共3000多人,其中,也有100多位亞洲科學家和研究生。

「上帝粒子」是尋求宇宙粒子中的最後未被發現的重粒子。找到了這個粒子的 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所有物質都由基本粒子,例如夸克(Quark)、電子等組成,這個「上帝粒子」是所謂「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中的一個有質量的粒子,如果最終確定上帝粒子的存在,那麼將證明標准模型的正確性,物理學也將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進而促進科學技術的突破。這個發現轟動了全球,具有質量(Mass)的上帝粒子掀開了宇宙奧秘的新領域。實際上目前我們只探討了宇宙百分之四的物質結構以及它們的理論依據,發現了「上帝粒子」將打開宇宙另外96%的新層面。因為我們已經找到最後的具有質量的粒子,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繼續去研究宇宙的黑洞、黑體等及未來的物理理論。

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無論是化學、物性學、生命科學甚至數學,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賴物理學的進展,我們看一看物理學的發展,更能了解發現「上帝粒子」的震撼性意義,首先我們有了牛頓力學,認識了萬有引力,經典力學,然後在19世紀麥斯韋爾(Maxwell)提出電磁相互作用的數學公式,解決了電和磁力的理論,讓人類了解了電和磁的力。到了20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理論更推動人類對大自然的深層認識,也改變人類的生活面貌。以上的進展都沒有辦法認識核力(Nuclear Force)以及基本粒子的內部組成及結構。在上世紀約50年代,楊振寧教授和米爾斯 (Mills)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Yang-Mills Gauge Field),是標准模型的理論基礎,所有的試驗都幾乎證實了標准模型的正確性,也表示楊-米爾斯理論的地位,也即是說楊-米爾斯理論是自然界所有力(除了萬有引力)的理論基礎。「上帝粒子」的發現是標準模型最重要的實驗證明。

有了基礎科學才有技術和工業的突破,人類沒有在實驗上發現電子(Electron), 沒有電磁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不可能有今天電子工業和核能工業及其他的廣泛應用,也就不可能進而改變人類生活面貌以及提升經濟效益。

雖然歐洲面對財債問題,到目前為止,歐洲各國已投資50億歐元以上的資金,耗費幾十年的時間來尋找「上帝粒子」,這是值得的。這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希望亞太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也能為人類的文明大規模投資,取得應有的貢獻。新加坡雖然是個小國,但也不要忽略基礎科研的投入。

 

張貼在 物理 | 發表留言

命運在我手

認識一位朋友,她篤信掌紋顯示命運。相士說她將來的丈夫是西人,她便拒絕所有中國籍男子的追求。旁人以為她崇洋,她無奈地解釋:「我不是特別喜歡西人,但命中注定如此。」
由於她認定夫君是西人,我估計她很可能真的嫁給西人,「應驗」相士的話。
有一段時間,我也相信命運決定一切。
物理學運動方程式 (Equation of Motion) 告訴我們,如果知道一個皮球的初始位置 (x, y & z)和初始速度 (u ),我們可以準確計算出三秒鐘後 (t = 3 s) 皮球的最後位置和最後速度。
同一道理,如果我們擁有足夠智慧,知道這一刻全宇宙所有資料,我們是可以計算出一年後世界會變成怎樣,包括明年六合彩中獎號碼、長毛能否當選立法會議員等等。
若是如此,人還有自由意志嗎?按上述的推論,確是沒有的,因為今天的一切,決定了明天的一切;所謂自由意志,只是虛幻。你以為有自由決定乘巴士還是計程車上班,那是假的,因為你的經濟狀況、性格、經驗等等因素,已決定了你的選擇。
人生,豈不是很無奈?
幸好,多讀一點物理,知道了「不確定性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原來我們連一粒最簡單的粒子,也不能同時確定它的位置和速度;因此,一切都沒有定案。
上星期,前輩指着掌紋說:「其實我是相信命運的。」然後,他把手掌合上,補充一句:「命運就在自己手裏。」

張貼在 物理, 命理學 | 發表留言

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讀書是為了工作;

工作是為了退休;

退休是為了…??

可能有許多年輕時沒空做的事,都可以在”退休時”完成!

Image

一個美國人在海邊村莊漫步,看到一艘漁船上有幾條大黃鰭鮪魚,他問漁夫花多久時間捕到這些魚,漁夫說,只一會兒工夫。美國人問,為什麼不在海上待久些,捕更多魚呢?漁夫說,夠生活了。美國人說:我是哈佛企管碩士,你應該花更多時間捕魚,接着買一艘大一點的船,再買幾艘船,最後擁有捕魚船隊。你不用賣魚給中間商,可直接賣給加工廠,接下來可擁有自己的罐頭廠。然後你可以到大城市擴張事業。漁夫問:那要花多少時間呀?美國人:大約15到20年。然後如果時機好,你可以把公司股票上市,做個有錢人。
漁夫問:成為有錢人之後呢?美國人說:那你可以退休了,搬到一個小漁村,睡得很晚,釣釣魚,跟孩子們玩,每晚到鎮上酒吧喝酒,跟朋友玩玩吉他。漁夫說,這不就是我現在過的生活嗎?
有一個銀行高級職員,幾年前金融海嘯,被銀行要求放無薪假,他震驚又沮喪,他雖有積蓄,不愁生活,卻不肯接受這殘酷的事實。終日嘆氣。他的一個朋友對他說:你以前不是經常抱怨工作忙,沒有時間運動養生,陪伴家人,說想早點退休嗎?現在你的退休夢想可以實現了。他聽了,立即調整心態,把失業日子過成退休生活,快樂地做運動,陪家人,還去跟名廚學做甜點。後來他開了自己的甜點小鋪,生意好得不得了,收入比在銀行時多。他回看過去,原本可能使他一蹶不振的失業,居然成為人生躍進夢想顛峰的跳板。
人生的失意得意在心態。過自己想過的日子,而不是別人或世俗認為你該過的日子。這當然不易,但心態性格會帶來好運。

張貼在 禪修, 哲理 | 發表留言

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讀書是為了工作;

工作是為了退休;

退休是為了…??

可能有許多年輕時沒空做的事,都可以在”退休時”完成!

Image

一個美國人在海邊村莊漫步,看到一艘漁船上有幾條大黃鰭鮪魚,他問漁夫花多久時間捕到這些魚,漁夫說,只一會兒工夫。美國人問,為什麼不在海上待久些,捕更多魚呢?漁夫說,夠生活了。美國人說:我是哈佛企管碩士,你應該花更多時間捕魚,接着買一艘大一點的船,再買幾艘船,最後擁有捕魚船隊。你不用賣魚給中間商,可直接賣給加工廠,接下來可擁有自己的罐頭廠。然後你可以到大城市擴張事業。漁夫問:那要花多少時間呀?美國人:大約15到20年。然後如果時機好,你可以把公司股票上市,做個有錢人。
漁夫問:成為有錢人之後呢?美國人說:那你可以退休了,搬到一個小漁村,睡得很晚,釣釣魚,跟孩子們玩,每晚到鎮上酒吧喝酒,跟朋友玩玩吉他。漁夫說,這不就是我現在過的生活嗎?
有一個銀行高級職員,幾年前金融海嘯,被銀行要求放無薪假,他震驚又沮喪,他雖有積蓄,不愁生活,卻不肯接受這殘酷的事實。終日嘆氣。他的一個朋友對他說:你以前不是經常抱怨工作忙,沒有時間運動養生,陪伴家人,說想早點退休嗎?現在你的退休夢想可以實現了。他聽了,立即調整心態,把失業日子過成退休生活,快樂地做運動,陪家人,還去跟名廚學做甜點。後來他開了自己的甜點小鋪,生意好得不得了,收入比在銀行時多。他回看過去,原本可能使他一蹶不振的失業,居然成為人生躍進夢想顛峰的跳板。
人生的失意得意在心態。過自己想過的日子,而不是別人或世俗認為你該過的日子。這當然不易,但心態性格會帶來好運。

張貼在 禪修 | 發表留言

懷念Bee Gees

昨天知道Robin Gibb離世的消息,感到非常可惜。
記得讀中學時,真的很喜歡他們的歌。由早期的綿綿情歌,到辣著了70年代Disco熱潮的假音金曲,都是我的至愛。

Robin Gibb有一首成名曲提到他的死亡,就是《I started a joke》(我開了個玩笑),歌曲的旋律簡單,歌詞的內容卻有點矛盾,大意是說,當我開玩笑時,全世界開始哭泣;我開始哭泣,全世界卻哄堂大笑;直至我死去,全世界才像活了過來。因為我一個玩笑而讓世界帶來不幸,亦因為這個玩笑我要付出代價,被世人所取笑,原來那個笑話是開在我身上;Robin用了獨特的唱腔帶出無與倫比的感染力。
世上有不少事情就好像開玩笑一樣,當人們以為只是說笑時,卻令人感到意外而笑不出來。與其埋怨上天為何會給人們開一些不好笑的玩笑,不如由今天起,學懂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

以下轉載報章對Bee Gees的資料:
Robin Gibb (1949-2012)
如果說到死亡,1966和1967年他已先後經歷了兩次死神來了式的車禍,但那兩次他的生命沒被拿走,於是,他才可以跟孿生兄弟Maurice和大哥 Barry,用當世無匹的三人合唱,唱下一系列金曲,書寫人類情感的不朽金曲。原來,我很著緊Robin Gibb的生與死。

很多人認識Robin Gibb或Bee Gees,是因為《兩小無猜》(Melody),電影大量起用了樂隊的歌。
1971年的電影,描述的是青春期的初戀,由初戀延伸至對抗成年人的監控體制。電影上映時,英美票房同告慘淡,卻離奇地在日本大收,日本人甚至喜愛得在電影上映23年後的1994年,專程飛到英國,找尋一早息了影嫁了人的女主角Tracy Hyde……但撲了個空,原來當時Tracy已移居法國。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男女主角在同學協助下,成功逃離了反對他們談無雜質戀情的兇暴老師,然後走到火車軌,不是殉情,而是上了架運載貨物的車,興奮地,一齊用力的踏著它離開。
那道火車軌似乎是沒盡頭的。他們沒理會,只管拚命的把車向前駛。
很多年後我依然記得這畫面。
它似乎在訴說著,任何人的路都是沒有盡頭的。

起點:澳洲
要說Robin Gibb,其實不能不兼談Bee Gees,他的一生幾乎都是跟樂隊掛鈎的。
事實是,他曾經鬧情緒,離過隊。他妒忌哥哥Barry。
Bee Gees三兄弟生於英倫曼島,雙親為了生計,帶著三兄弟出走澳洲昆士蘭搵食。Robin Gibb說,他記得童年時很窮,窮得三兄弟要瞓同一張床。
為了賺取零用,三兄弟很早便作歌唱表演,1960年已上電視節目;1963年,正式使用Bee Gees這名字(樂隊名字是在1958年由一個DJ和宣傳人員幫他們改的)。
他們的歌唱才華漸被製作人和歌手留意,大佬Barry開始替別人寫歌。三兄弟正式走進錄音室,1965年推出了第一張專輯《Bee Gees Sing and Play 14 Barry Gibb Songs》。
1967年,《Spicks and Specks》成為當年澳洲大熱金曲。
三兄弟意識到,他們是有可能更紅的。
前設是必須離開澳洲。真正的音樂市場是在英美。

出走.回歸
在澳洲再受歡迎,但對英國人來說,Bee Gees只是nobody。
回歸英國前,三兄弟先把收錄了他們歌曲的錄音帶,寄給當時The Beatles的經理人Brian Epstein,輾轉間,Brian Epstein把錄音帶交給製作人Robert Stigwood。一聽,Robert Stigwood知道Bee Gees絕對有得做。
由組隊開始,即使沒有白紙黑紙寫到明,但lead vocal一職一直由Robin擔任。在Robert Stigwood接管了Bee Gees的發展後,Robin留意到,對方似乎有意把大佬Barry正式列為樂隊frontman。Robin覺得自己的聲音才是樂隊最重要資產,意興闌珊下,決定離隊,獨立發展,懶理當時Bee Gees在英國已經建立了名聲。
1970年,Robin發表了首張個人專輯《Robin’s Reign》,不是不受歡迎,但對比Bee Gees專輯的成績,根本算不上甚麼;到了錄製第二張大碟《Sing Slowly Sisters》期間,他決定回歸樂隊,碟也不錄了。
結果,Bee Gees以原來陣容再次上陣,終於攻下美國市場,《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成為了他們第一首美國no.1單曲。

直至孿生兄弟猝逝
踏入70年代,音樂外圍氣候不再有利Bee Gees這種抒情樂隊,大眾需要的,是更熱鬧的聲音。
接受了Eric Clapton提議,三兄弟走到Miami「修練」,過程中被他們發現了一種正在醞釀但又尚未爆發的新聲音。
Bee Gees把建立多年的風格完全改變,Barry索性以全假音獻唱,結果《Saturday Night Fever》正式燃點了70年代末的Disco狂熱,從此Barry的完美高難度假音vocal,反而主導了樂隊。
但這一次,Robin沒再嚷著要離隊。他已經不再介意,樂隊就是有齊三兄弟才有意義。
80至90年代,三兄弟一直繼續以Bee Gees名義發表歌曲,但同時Robin和Barry各自積極發展事業。
2003年,Maurice因心臟病入院,留院期間離奇猝逝。Robin和Barry本公布,Bee Gees還是會繼續走下去,但之後改變初衷,決定停止樂隊所有運作,因為樂隊一開始就是由三兄弟開始的,應該包括Maurice才是有意義才算得上是 Bee Gees。

Emotion
Bee Gees的歌是經典,但大部分人不是只留意他們60年代那一系列傳世金曲,就是只認識70年代那堆Disco假音舞曲,反而忽略了他們的專輯概念創作。
1969年,Robin離隊前夕,Bee Gees錄製了他們第六張專輯《Odessa》。
這張本來被認為是樂隊的最後作品,除了收錄永恆金曲《Melody Fair》和《First of May》,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是樂隊回應著那個迷幻年代的唯一作品,像一開始的《Odessa (City on the Black Sea)》,長逾7分鐘,以Prog Rock的複雜結構,描述了Bee Gees一次最迷幻朦朧的美麗音樂體驗,既充滿實驗性又悅耳。
跟Bee Gees同時期的大部分樂隊,都在「搖滾」二字上著墨,用音樂和歌詞,試圖回應那個年輕人嚷著改變的革命時代。於是有人問Robin,你們一直以來的歌其實在唱甚麼?
他的答案是:Emotion。他們歌曲裡書寫的情感,是任何年代任何人種都具有的。
Bee Gees從來都是song-oriented的樂隊,購買精選碟,已能滿足大眾樂迷聆聽Bee Gees的基本需要,但如果想更真切的認識他們,《Odessa》這專輯是要細心聆聽的。從中,你除了聽到有關人類情感的書寫,還有他們有關60年代末的音樂印象。

張貼在 音樂 | 發表留言

神學 Vs 科學

今天才子在報章撰文,很有意思,轉載之:

神學和科學,哪一個大?是有趣的問題。
在西方,神學和科學一度勢不兩立,所以才有宗教裁判所審訊哥白尼。在神學的專權面前,科學一度低頭屈服。當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選擇為真理而殉難:布魯諾不屈,在火刑柱上燒死了,伽利略沒有,高壓之下,他選擇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策略,決定生命寶貴一些,尤其一個愚昧的黑暗世紀,不值得為一群蠢人犧牲性命。但是足足有五百年,神學迫害科學,火光熊熊之中,神學欠下科學許多人命血債。
二十世紀之後,科學復了仇,把神學擠到一角。火箭登陸月球,核彈能摧毀世界,試管嬰和複製羊,科學拓展了知識,知識就是權力。但是當科學知識的權力無限擴張,西方文明才想到神學,用神學來制衡。
神學當道,科學在野;相反,科學專權時,神學又是最有效的反對黨。
科學堅持找尋一切問題的答案,但是神學說:許多問題,你永遠得不到答案,或許退一步,想一想,到底有沒有必要尋求答案?
神學家說:人的生死,是終極的問題。科學家說:不對,人太渺小了,宇宙的起源和毀滅,超越了人的生死,才是真正的終極問題。神學家反駁:宇宙的存在,只因人的意識才有意義,沒有了人,何來宇宙?所以人生高於宇宙。科學家說:不對,地球的化石說明:人與三葉蟲、恐龍、長毛象一樣,都是過客一樣的生物,人死了,宇宙明明永恒。
神學家反駁:這就對了,什麼是永恒呢?科學家無言以對了。
最終,原來神學和科學並非對立的死敵。科學家的問題是「如何運作」( How does it work),神學家的問題超越了「運作」,是「為何存在」( Why is it there),一個是大氣層裏的飛機,一個是大氣層外的穿梭機。
在人生中,在世界上,神學和科學,是最長久最超然的兩黨制:你當權時,我來制約;不久後,我執政,由你來挑戰我,陰陽交泰,不可偏廢,在神學和科學互動之間,成就了哲學。在學問的智慧世界,尚須兩黨制,在利益衝突的人間,更需要。如此道理,簡單不過,只有智商超低的低等生物,才永遠不會明白。

張貼在 哲理 | 發表留言

八九十後

一日,到書友仔家探訪,其子女剛從外國高等學府學完歸來,好奇進入書房,發覺房中書櫃,只放一些家居設計、八卦雜誌和幾本十二生肖流年運程書;文化水平如此表現,令人嘖嘖稱奇。

我從猜心理的角度看,雜誌和運程書,大概也標示了部分香港年輕人的一組心態符號,不論他們完成了那個等級的學歷。一是他們嚮往體面而舒適的生活,二是他們無知和迷信,並且想走些實用的便捷。那是我認為最壞最糟的一套符號組合。

我們的教育,不論在校還是在家,都着重功能主義、實用主義,不着重啓發獨立思考,不着重發揮個人性格、潛能,也不鼓勵建立多面性的價值觀,這都令新的一代走向虛無。和我同輩者當權當旺的時候,辦教育,教兒女,已多教揾食,少教做人;多教習技,少教思維;無價值體系和思想空白的一部分,便留給由粗俗媒體傳播的一大堆濫通識、爛通識來填滿。生肖流年運程,只是這類爛通識的萬分之一種。

如果我們社會對今日的八十後、九十後的乖戾有什麽怪罪和怨言,其原罪便應該在我們五十後及其前後旬。

我經常聽到,與我同期成長的同輩,以及稍幼的後輩,育得子女後,會說:「當然要給他們最好的。」我會反問:「什麽叫做最好的?供書教學?自力更生?」你給了他們最好的,他們還可以追求什麽更好的?我們那一代人說話已經開始反智了,新一代受「最好的」社會環境培養,反智風情只會青出於藍。

我想,我真幸運,如果我後生幾十年,大概也沒有機會上大學,我木訥木嘴,內向害羞,無精靈反應和不喜歡主動發言。不過,我至今感覺良好,因為我混進了大學之後,發覺周圍仍有很多沉靜的同學,有內向者和不善勇於表達者。我們這類人有不少人數,不會被邊緣化,並且學業成績良好。我們更加肯定,歷史上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發明家和科學家,青少年時都是內向的、沉靜無反應的,甚至是自閉的。

我懷疑我們近年的所謂先進教育理念正不經意地扼殺人性和謀殺天才,從中培養出集體的、跟紅頂白的、單一性的主流文化。我們培養出自信而沒有自省能力的人,進取而不知忍耐的人,鋒露而不知含蓄的人,謀技而不知思索的人,進擊而不知禮儀的人,吃現成而不知發明的人。

近年看過很多賣兒童消費產品的影像廣告,由蒸餾水、奶粉、糖菓、曲奇,都突顯兒童因選擇了某產品而表現出精叻跋扈的形象,把對手兒童嘲弄得灰頭土臉。自信、進取、鋒露、謀技和進擊的單向操練,只能教育出朋黨欺凌的殘虐文化。

寵極則賤,當我們的下一代在指定動作及保證考試合格的框架式課程範圍內,如鵝群過塘般修讀完大學課程及文憑,踏進社會,發覺原來自己仍然停留在人口的金字塔底層,那種自信、進取、鋒露、謀技和進擊的單向情操,偶爾或連續遭到一些皮肉上的挫折,便只會用激烈而脆弱的風格來釋放,例如自殘、欺凌,以及迷信。

趨吉避凶,迷信運程之說是爛通識、濫通識的重災項目,早已從上幾代開始,其嚴竣的程度,至今已及至不分男女老幼,文墨高低,道內道外。不明其道而只悅於其神者固然稱作迷信;習其道而不明其理者則以訛傳訛;就算反其道者,所持的參考資料,也不外取材於通街行走的爛通識和濫通識,組出來的批判框架,就算說上幾個科學名詞,表達的,也不過是自幼聽來的老掉大牙水平。不太思考的社會,爭辯各方,都只能用爛通識的水平出場。

作為退休教師,略知現在的學生,不像以前一樣,選讀科目,都先以謀出路為考慮,少數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是一個迷信專業的社會,迷信金融的社會,甚至還迷信理科好揾食的社會。我有一段時期,要替畢業同學梳理一下其情緒和困擾;他們的煩惱不外是,一、很想讀理科,但考出來的卻是文科最好,理科班不收,很有挫折感,處理這問題容易,按理臭駡一頓可以了;二、很想加入投資銀行工作,屢試不逮,很沮喪,處理這問題也容易,按理臭駡一頓便可以了。金融海嘯之後,較少畢業生提第二條煩惱了。

當一個社會只重專業、金融、技擊而缺乏人文通識的時候,運程迷信藉科學化、實用、自我舉證,具趨吉避凶功能等宣傳名號流布,打入頭腦簡單的高學歷層,想來一點也不奇怪。

畢業同學抓一技傍身不難,學懂何謂通情,何謂達理,那才重要。不實用嗎?或許,我們的社會從未認為學文是實用的。

張貼在 新聞與政治 | 發表留言